1.痛经:月经期疼痛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非常常见,约60%~80%的内异症患者存在痛经,表现为在经前不适的基础上出现多种不同感觉的盆腔疼痛,多为下腹部及腰骶部钝痛,肛门坠胀感,且在整个经期逐渐加重,有些患者会有烧灼样和撕裂样疼痛。此类疼痛多数定位不明确,散在而持续到月经结束,并可向大腿内侧、肛门及阴道放射。其不同于一般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开始与月经来潮前数小时或见经血后数小时,出现集中于下腹正中部位的间歇性痉挛性疼痛,症状可持续数小时,多不超过12小时,极少超过24小时。
2.性交痛:性交时由于碰撞、子宫收缩及向上提升而引起疼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疼痛更明显,性交后24小时内出现的疼痛也均属性交痛。约有25%~40%的内异症患者存在性交痛。
3.慢性盆腔疼痛(CPP):疼痛不是发生在月经期或性交时,且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生至少6个月,而是无周期性持续或间歇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与CPP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项对17927名妇女的电话普查中发现, 有14.7%的妇女有慢性盆腔痛,约70 %~94 %的CPP患者经腹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4.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表现为周期发作并与月经同步的肛门坠胀、疼痛,出现便意感或里急后重等症状,并随病程的延续,症状逐渐加重。当直肠受累时,可以出现排便痛,约有5%~30%的内异症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或腹泻,约有<2%的内异症患者可以出现周期性血便,当病变形成较大包块或已侵犯全肌层,达粘膜处时,则可能出现排便困难或周期性血便。
5.急性腹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经常会由于经期囊内出血、压力增加而多次出现小的破裂,由于破裂后立即被周围组织粘连而仅造成一过性的下腹部或盆腔深部疼痛。如较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出现大的破裂时,囊肿内的血液流人盆腹腔可引起突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破裂时间多发生在经期前后或经期,部分也可发生在排卵期,破裂前多有性生活或其他腹压增加的情况。其症状类似输卵管妊娠破裂,但无其他腹腔内出血的表现。
6.其他疼痛:约1%~2%的内异症患者出现周期性排尿疼痛或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疲劳、排卵期疼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