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做什么特别的事,会莫名感到心前一阵慌乱,心跳似乎很不规律,气短、胸闷等等。 这怎么解释呢?
(原标题:有一种“怦然心动”叫做心律不齐)
老是心律不齐?医师告诉你该怎么办
每当我们在精神紧张、异常兴奋、大量抽烟、饮酒等刺激的情况下,健康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
明显感受到心脏“扑通扑通”的强烈搏动。
这是身体对心跳正常的调节反应。然而,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更多的时候:
我们没做什么特别的事,仍会莫名感到心前一阵慌乱,心跳似乎很不规律,气短、胸闷等等。 这怎么解释呢?
五句话认识心律失常
房颤、早搏、心动过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心律失常,中国约有两千万患者正受其困扰。为此,《生命时报》特邀多位权威医师,通过五句话帮大家全面、系统地了解该类疾病,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它。
一生中,1/4的人会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跳不规则。房颤通过发病时的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可捕捉到并确诊,但表现因人而异。
最常见的是心慌,也有些人可能会感觉胸闷、气短或者出汗,发病时摸脉搏会发现搏动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
心动过缓低于40要警惕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成人,多见于老人和运动员。
严重的心动过缓,如窦性停搏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老人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心动过速要找原发病
成年人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时称为心动过速。根据心动过速来源不同,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
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较短;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健康人;室性心动过速最危险,大部分患者合并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少数见于健康人。心动过速时患者常有心悸、出汗、头昏、乏力等临床表现,通过心电图可检测。
多数早搏不用治
心脏工作,如果提前出现一次跳动,之后停顿一下,就像是演奏舞曲乱了节奏,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
有些早搏完全没有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时被发现。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无任何感觉,早搏数目也不多(几百到数千次),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大多不用治。
如症状明显,动态心电图显示每24小时有一两万次甚至更多,应在医师指导下治疗,如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等。
釜底抽薪防复发
很多时候造成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不消除,很难真正控制住,它就像身体里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发作。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很多心律失常是可以预防的。
定期体检。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只在体检时发现。某些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对身体一样有害,如房颤等会伤害心脏或引发脑卒中。
运动要适量。研究发现,长期剧烈运动者,房颤发病率增加5.5倍,而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
维持健康体重。研究发现,肥胖与房颤的发生呈线性相关,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房颤风险增加4%~8%。
此外,健康饮食、改善睡眠和心态也有助防治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暂停综合征、甲亢等都可诱发心律失常。积极治疗原发病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
心律失常的典型“信号”
心律失常会干扰心脏血液输出,影响全身脏器供血。
有的患者会出现突然晕厥,或突然眼前发黑(一般会很快恢复)等情况。此外,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憋闷、气短、乏力等不适;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心悸、心慌,有时还伴有出汗、气短等症状。这些都是心律失常发作的信号。
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个人感觉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的中重度心律失常患者仍无明显不适感觉。所以,为避免心律失常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出现上述信号后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搏。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发生。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最常用。 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这时,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连续记录心脏24至48小时的跳动捕捉心律失常。
防范心律失常有妙招
当你遇到突发心动过速时,千万不要过分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往往会使症状加重。不妨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
呼吸憋气法
深吸气后憋住气,直至不能坚持屏气为止,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刺激咽喉法
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可起到终止发作的作用。
压迫眼球法
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切勿用力过大。
按按内关穴
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了。每天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每次按捏5—10分钟,每天2—3次。